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叹为观止一词如何运用?
提起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叹为观止的解释意思)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叹为观止的解释意思)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叹为观止的解释意思)
学校期中考试在“基础与运用”部分有这样一道题:
过去,在老北京,皇帝在春分时祭祀,要去日坛,虽然比不上祭天的典礼,但仪式也比较隆重,要行三跪九拜的大礼,令人叹为观止。
这段文字中的“叹为观止”被标注出来了,要学生判断该词在这个语境中使用是否合适。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答错了。
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老师当然可以给学生强调“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但学生知道这个意思,甚至把这个意思背诵下来就一定不错了吗?
恐怕还不行,还要掰开了揉碎了来说,“叹为观止”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只能用来形容好的事物,而不能用来形容坏的事物。第二,用来形容好的事物,一定是好到了极致,不到极致就不能说叹为观止。
如果再深入讲一讲,可以怎么办呢?可以追溯一下该词的词源。
春秋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的乐舞,十分赞美,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再有别的乐舞也不必看了。(原文:“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如果再扩展开来讲一讲,可以怎么办呢?可以考虑扩展以下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第三》
这里的韶乐,也是就季札所看到的舜的乐舞,因为尽善尽美,所以可以形容为叹为观止。而武乐,因为“尽美矣,未尽善也”,所以,如果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它就不大合适。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篇第七》
这里的韶乐,因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所以也堪称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这个词被《咬文嚼字》杂志选入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一,相当多的报刊杂志误用“叹为观止”来形容疫情的失控。
这样讲完了之后,我相信学生再遇到“叹为观止”时,一定不会用错了。但是,问题来了,一个小小的“叹为观止”就可以展开来讲这么多,汉语词汇成千上万,仅仅依靠老师来讲,每周有限的几节语文课,能穷尽吗?
当然不能。即使一周七天,每天八节都上语文课,也不可能穷尽。最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依靠学生自主进行大量的高质量阅读才行。
试想,如果学生在无数个正确的语境中看到了“叹为观止”这个词,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就知道 “叹为观止”该如何正确使用,就不必老师翻来覆去掰开揉碎强调了。
语境无处不在,语境千变万化,只有养成了日常大量阅读的习惯,养成了“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良好的语感,对语文学习来说,又关乎最根本的能力问题。
下面,讲一件和语感有关的小事。
五四青年节那天,和朋友聚会。聚餐结束,开车去奥森游逛,我让朋友开车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他们。
我儿子在车上,他说:“爸爸,我们跟踪他们的车。”听了他的话,我没吱声。过一小会儿,他又对我说,“爸爸,我觉得用跟踪不对,应该用跟随。”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跟踪是他们不知道,我们也尽量不要让他们发现,才用跟踪,而现在是他们知道我们跟着,我们也不用躲着,所以用跟随比较好。”听了他的这个判断我很开心。
我问他,你从哪里知道的“跟踪”和“跟随”的差别?他说不清楚从哪里知道的。可能是读各种武侠小说,也可能是读科普作品,抑或读什么报刊杂志。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量阅读。因为大量阅读,会在非常具体的千变万化的语境中无数次接触到同一个词语,从而在不经意之中掌握这个词语的正确用法。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性急的朋友要发问了,掌握这两个词的差别对考试有什么用呢?
虽然“跟踪”和“跟随”不一定在考试中出现,但是近义词辨析则是语文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这类问题固然有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关注不同语素之间的差异,但是,只有这些所谓的思路和方法,如果没有日常大量阅读养成的良好语感支撑,依然可能在面对具体词语时游移不定。
即使不考近义词辨析,就拿写作文来说,也经常会遇到类似问题。写作文需要审题,审题需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有准确清晰的理解和把握,要不然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这样两个作文题:“我敬佩的一个人”和“我崇拜的一个人”。虽然在工具书中,“敬佩”的意思是“敬重佩服”,“崇拜”的意思是“尊敬钦佩”,而“钦佩”的意思又是“敬重佩服”,这样看起来“敬佩”和“崇拜”的意思差不多,但实际上只知道字典义远远不够,还要有大量阅读支撑,才能准确把握两个词的语境义的差别。“崇拜”从分量上来说一定远高于“敬佩”。因此,即使是同一个人写这两个题目,作文主人公和具体事件也必然要有很大差异,而不能随意替换。
从具体的作文实践看,很多同学“敬佩”和“崇拜”分不清,所以在选定主人公以及作文素材时,经常会出现很大偏差。能分得清的同学,通常都是阅读水平很高的同学,他们在无数的具体语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两个词的差异。
可见,通过大量的高质量阅读养成良好语感对语文学习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足以碾压考试。用语感碾压考试,它不香吗?可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宁愿去补课,去刷题,去寻找各种解题套路,而不愿意踏踏实实多读书培养语感呢?
原因很简单,语感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宁愿刷题,也不愿意扎扎实实阅读。宁愿学习各种套路,也不愿意日积月累培养语感。而更可悲的是,这样一些做法,在急功近利的今天,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甚至老师的支持,非但支持,而且火上浇油。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看似立竿见影,实则饮鸩止渴。在学习套路的同时,其实自己也被套路了。
为什么有些套路听起来很美妙,平时用起来好像也很好用,但一到了考试就不灵了呢?
因为平时给学生讲套路的那些人,讲完套路之后,都是选择若干和这个套路完全相吻合的问题让学生加强练习,学生用起这个套路来当然觉得得心应手。但考试时,没法主动提前筛选题目,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时就不一定适合用这个套路了。
近些年来,语文考试从以知识为导向转为以能力为导向,任何的所谓解题套路,都可能被反套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很可能是自己被套路束缚住掉到坑里去了,甚至是不但自己挖坑,而且还自己把自己埋了。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剑魔独孤求败讲究“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追求“无剑胜有剑”,虽然是虚构的武侠小说,但其中的哲学思想却值得我们汲取。语文学习也应作如是观,用所谓解题套路代替真正的阅读,那只能是绣花枕头——草包一个,驴粪蛋子——表面光,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多读书,培养良好语感。
有了良好的语感,应对语文考试中的诸多问题,甚至都不需要任何方法,就足以轻松应对,简直是小菜一碟。
当然,这其中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会有些人误以为强调培养语感的老师没本事,不会讲套路,所以才强调培养语感,才谈那些听起来似乎虚无缥缈的大道理。另外一方面,这些人不按照老师的引导扎扎实实多做高质量阅读获得良好语感,语文学得烂,又由此反过来质疑老师的指导不管用,坐实了老师没本事。这就让强调多阅读,培养语感的老师陷入到猪八戒照镜子的尴尬境地。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论如何,语文学习都要走正道,不要走歪门邪道。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固然难走,但是走正道必然是越走路越宽,走歪门邪道则一定越走路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