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百科

司法精神病鉴定相关规定

司法精神病鉴定一般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为行为人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司法精神病鉴定有哪些法律规定?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请看下文。

司法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行政处罚法第26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有无责任能力。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它与犯罪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考虑,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一、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

三、是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

四、是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五、是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即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状态,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负刑事责任。

其他文章

  •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怎样的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标准是多少?
  • 泰安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
  • 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 如果居住证到期了怎么续期?
  •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监事有风险吗?
  • 品牌加盟合作协议书如何写?
  • 在深圳买房条件是什么?
  •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是多少,相关内容有哪些
  • 想离婚男方拖着不离婚该怎么办
  • 企业间资金拆借合法吗?
  • 假期出游4类意外险适用于不同的需要
  • 泰康爱相随定期寿险1
  • 申请四步走 太平人寿奔驰系统即到手
  • jcb卡是什么卡 jcb信用卡是什么
  • 车险定损原则
  • 养老金待遇包括哪些?
  • 深圳疫情最新消息及深圳疫情复工时间最新消息
  • 3.9亿元被冻结!印度严查vivo的背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遭全面打压
  • 陈奕迅长沙演唱会亿元保险护驾 明星富豪为何钟爱保险?
  • 或九月发布!紫色iPhone14 Pro概念渲染图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