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不可抗力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也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为不可抗力一旦出现,那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可以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说我国的法律也有相关的规定来规范构成不可抗力条件。那么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靠前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靠前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我国对于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可以说非常完善,法律从保护人权出发,从人们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了法律的实际效益,给了人们一个生存的规范,而避免人们在遇到不可抗力的时候表现出的不可克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