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一般被称作“工资薪金”,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简而言之,因任职受雇而获得的劳动报酬,都属于工资。那么工资个税是怎么计算的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每月累计预扣预缴

  计预扣预缴的计算公式为: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每年汇算清缴

  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60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已预扣预缴税额

  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0

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

  例:

  小陈2020年1-3月每月工资收入为30000元 ,“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2020年2月,小陈独生小孩满三周岁;2020年3月,小陈母亲60周岁,小陈为独生子女。请问小陈每月需交多少个税?

  解析:

  1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0-5000-4500=20500(元)

  对应税率为3%,应纳税额=20500×3%=615(元)

  2月: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0×2-5000×2-4500×2-1000=40000(元)

  对应税率为3%,应纳税额=(40000×10%-2520)-615=865(元)

  3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0×3-5000×3-4500×3-1000×2-2000=57500(元)

  对应税率为10%,应纳税额=(57500×10%-2520)-615-865=1750(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