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养老金调整,2024年还有中人养老金补发吗?(2)
那这10年的过渡性养老金补发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来说,这里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和补发,其实针对的是在社保并轨后,尚未退休的单位群体,他们既有单位的工作经历,积累了工龄,又积累了普通职工社保的缴费年限,属于特殊的中人群体。
这部分在单位积累的养老金,参考你的连续工龄或者说视同缴费年限进行计算,以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发放。
这也意味着中人退休群体的养老金由统筹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中人群体的过渡性养老金补发,为何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单位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水平是比较高的,中人群体次之,最后则是参与普通职工养老保险的新人群体。
中人群体过渡性养老金补发,不同中人退休群体发放的过渡性养老金补不同,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与不同省份不同的计算方式和参考系数有关。
早期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不同省份之间的计算方式是存在差异的。
在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涉及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过渡性系数、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
由于不同省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差异,社平工资是不同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的差异就出现了。
而且在过渡性系数方面,也不是统一的标准,过渡性系数的区间一般是在1%-1.4%区间,采取不同系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也不同。
最后则是缴费年限的差异,有的省份参考的是实际的缴费年限,有的省份参考的则是视同缴费年限等。
现在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采取的是新老计算方式结合,取高保底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老方案计算的养老金高,就采取老方案,新方案计算的养老金高就采取新方案。
而差额的过渡性养老金补发,则是逐年递增的模式,比如中人群体在2014年退休,那么过渡性养老金的补偿比例就是10%,逐年递增,直到10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24年达到100%的补偿比例。
这也意味着即使都是中人群体,退休的时间段和年限不同,那么养老金的补发也会存在差异,参考的是不同的补偿比例。
2024年过渡性养老金补发结束后,退休中人的养老金会越来越少吗?
在养老金并轨制实施阶段,设置10年期的过渡性养老金,不仅是对中人群体的养老保险,也是为了实现养老金制的平稳过渡,逐步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规划,提升养老金使用价值。
明年2024年是养老金并轨10年过渡期最后一年,这也意味着中人群体的养老金补发即将结束,这部分养老金补发结束之后,就不存在所谓中人群体了,大家都是参加统一的普通职工社保群体,社保养老金制也将更加完美。
当10年过渡期结束,中人群体不再发放过渡性养老金,那么后续要提升个人的养老金水平,那么这个时候养老金发放的高低和养老金水平的提升,关键就在于你的普通职工社保实际缴费年限和档次的高低了。
实际缴费年限积累越长,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那么你的基础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积累也更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比较高。
如果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都不算长,发放的养老金比较低,那么还可以尝试配置年金第二养老金制,或者建立个人养老金制,进一步提升整体养老金水平,提升退休后的可支配收入。
以上就是中人养老金补发的全部内容,如你对五险一金还有疑问,欢迎上社保网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