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林金融董事长被拘 投资人能拿回自己的钱吗?
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今,距离警方立案侦查已过去10天,官方暂未公布案件的最新消息。
与此同时,善林金融官方微信与微博两平台仍坚持每日更新,被部分投资者们视为“仍有转机”。不过,有律师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此案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投资人依然享有债权,有权要求退还投资款。但因涉及投资人众多,被依法追缴的资金相对有限,只能按比例返还投资款,投资人恐无法得到完全清偿。
受害投资人网上发“求助信”
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4月10日,就有投资者在互联网金融圈的微信群中爆料,善林金融被警方调查,位于上海的总部被查封。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证实此事,并称“已立案侦查,目前,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如今,距善林金融董事长被立案侦查已过去10天,警方暂未发布最新消息。迷茫的投资者们只好活跃在QQ群、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媒体上,表达着自己的焦躁不安。他们发布“求助信”,不甘心“钱就这么打水漂”。
4月17日,微博账号为@上善若水善之言的用户发表一篇“求救信”,讲述了身为善林金融投资人,因善林金融董事长自首,且被警方告知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陷入极度恐慌的现状。信件结尾,该用户希望相关机构能帮助投资人追回债款。这个账号发布的文章获得了14万点击,有300条评论。
善林平台未回应,警方建议尽早报警
另一方面,善林金融官方信息发布渠道成了不少投资者的“希望之光”。截至发稿,善林金融官方认证的微信与微博依然每日更新,一些投资人也在评论中相互加油打气。不过,上述两个平台始终未对公司被查封事件进行正面回应。
其实,善林旗下的P2P平台“善林财富”已暂停运营,其官网和APP均显示服务器异常无法打开,微信公众号的菜单栏也无法使用。官方客服电话一直提示“您要的电话忙”,并无人接听。截至发稿,善林金融另外两家平台——亿宝贷、善林宝仍然可以打开APP、登录网页、注册用户等,但无法提现和充值。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公安分局经侦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该案仍在立案侦查阶段,且需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数据核对,因而暂时没有对外公布最新消息。不过,警方建议受害投资人及时报案。警方称,在网上投资的受害者可以把体现投资的银行对账单(需银行盖章)、投资情况说明、个人身份与联系信息等,以纸质材料形式寄送到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部门“善林公司专案组”。在线下门店投资的受害者,可以带好合同、汇款、转账等相关材料,到门店所属地的派出所报案,由当地经侦部门处理。
律师:投资人恐无法得到完全清偿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助理彭益鸿认为,如果在法律上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投资人依然享有债权,有权要求退还投资款。但是,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及投资人众多,而被依法追缴的资金相对有限,只能按照比例返还投资款,投资人无法得到完全清偿。
此外,在尚未被立案的情况下,有的投资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如果诉求得到法院支持,则可以通过执行保全财产追回投资款。先提起诉讼的投资人,一般比其他投资人能得到更高比例的清偿。
然而,这也并非万全之策。彭益鸿说,有些情况下即使公安机关未立案,投资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也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两个误区
误区1:投资人不报案,警方就不能定性“非法吸收存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单位或组织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立案侦查,取决于是否涉嫌三种情形中的一种。
三种情形分别是,吸收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吸收户数在150户以上的;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善林金融有5年经营历史,网贷之家数据显示,预计善林金融员工数量可能超1万人,财富管理规模可能在100亿以上。所以,部分投资人坚决不报案,未必对案情定性有所影响。
误区2:再等几天就能拿到钱/再等几天就会有转机。由公开信息可知,善林金融案仍处于立案侦查阶段,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一般情况下,过了最长37天的拘留期后,如果嫌疑人解除嫌疑,即可解除刑事强制措施;如果有充分违法证据,则正式逮捕,继续侦查,一般不超过两个月。
侦查终结后,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审查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在法院对案子宣判定罪后,然后才能进行财产清算。而且,从对嫌疑人正式逮捕到移送检察机关的具体时间,还要视案情复杂度而定,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