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将达5000万 杨菊华鼓励发展老年人商业保险
在近日举办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杨菊华教授指出,2011年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呈动态变化趋势,据预测,到2030年左右,我国失能老年人的总量大概到4700多万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3%。如果失能老年人由机构照顾或居家照顾,费用或占到GDP的1.83%。而现在的公共财政支出对于失能老年人长期照顾的支持处于一种制度的缺陷状态。我们目前应尝试多种途径筹措资金,试行长期照护商业保险。
杨菊华认为,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人类预期寿命都有提高。随着老龄化,加上生育政策的推行,子女数量的减少和生育率的降低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还有高龄人口失能问题有增长的趋势。
研究表明,在未来二三十年中,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余寿中的比例是处于压缩状态的。绝大部分的老年人实际是在生命最后几年,可能都或深或浅出现失能情况。2011年到2030年失能老年人口动态变化的趋势,包括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根据预测,大概到2030年左右,我国失能老年人的总量大概占到4700多万人,也会占到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将近13%,数量是比较惊人的。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结果,2010年人口普查实际上是加了一个老年人健康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老年人认为自己不健康的比例算一算,大概占到了17%。
杨菊华指出,失能老年人的数量,无论绝对的数量,还是相对比例,都呈一个增长趋势,对于长期照顾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不管是国家的、政府的还是家庭的,供给都是不足的,挑战非常严重。一个是家庭长期照护的能力大大削弱,由于子女的社会流动和地域的流动。第二个就是我国居家长期照顾服务还是处于推进之中,还很不完善。第三块是机构长期照护的供给严重不足,这个不足既表现在他的机构数量,也表现在它的质量,同时还表现在,现有的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失能老人长期照顾也是有挑战的。另外一方面长期照顾的成本非常昂贵。
“现在的公共财政支出对于失能老年人长期照顾的支持是处于一种制度的缺陷。”杨菊华说,总体来看,如果每个月900块钱,在2050年,大概10%失能老年人为机构照顾或居家照顾的话,成本大概要占到GDP的0.66%,但是如果以一个高照顾价格计算,要占到GDP的1.83%,同时占财政支出比重2.76%,这是一个基本测算。但是现在长期照料需要这么多的成本,而现在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中并没有长期照顾的项目,也没有长期照顾保险的基金积累,目前对于长期照顾支持,主要是通过养老金、养老保险,或者低保支出来间接实现的,以补贴的形式支付给养老机构,还没有形成一种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保障模式。现在在养老院里,或者在机构里接受长期照顾的老年人,除了“五保老人”和“三无老人”以外,绝大部分入住机构的老年人,费用主要是由自己支付,或者是子女承担的。所以,只有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或者家庭收入,或者自己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才能有能力入住养老机构。因此,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主要都是离退休的老年人。
杨菊华建议,第一,鼓励居家养老,同时我们也需要有长期照顾机构的支撑。不管国际国内的形势怎么变化,我们都应该从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高度,极早地推进长期照顾服务体系建设,体系应该是立体的、多元的、多层次的,涉及到居家、家庭、机构之间相互补充。首先是要鼓励并创造条件居家照护,政府提供补贴,或者是购买服务。同时,我们要加强老年照护机构建设,如果当老年人需要机构照护,他们身边没有人照顾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机构供其入住,同时还有对在家照护的老年人及服务提供补助。长期照顾的体系有多个要素支撑起来的,应该有六大支撑:运作规则、照护主体、照护机构和设备、被照护者需求评估、服务内容和资金筹措。
第二,多种途径筹措资金,试行长期照护保险。由于长期照护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任何一种融资方案,都没有办法独自解决费用问题,当公共财政支出作为一种长期照护融资来源时,可能会遇到难以避免的道德风险,过去是由家庭免费照护,可能现在需要转嫁给社会,如果处理得不好,也有可能会导致长期照护公共财政体制的崩溃。所以,单纯以福利模式来解决长期照护的费用问题并不现实,完全采用社会保险也非常困难。所以资金筹措的方式,应该是多位一体的,包括福利、包括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个人分担、社会基金等等。
第三,长期照顾商业保险先行,满足差异需求。长期照顾商业保险一方面可以部分解决长期照护资金来源,同时也可以为一部分需要优质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所需的服务。在“十二五”期间,政府从政策环境、产品开发、市场准入标准、配套产业等多方面和多环节着手,同时给予政策支持,促进长期照顾商业保险顺利发展;同时选择合适的人群进行试点,比如说在发达地区的人群、保险意识比较强的人群中先进行试点,来积累经验,为他们提供可供选择的多种套餐,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四,积极探索社保,履行政府责任。一方面,我们要试行长期照料的商业保险,同时我们也要立足国情,积极探索,渐进式地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强制性、社会化的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地区,在不同的收入群体地区,来试行。不是说要在高收入人群,而是要在不同的人群中试行,积累经验,逐步地完善,进而建立起覆盖全民的保险。特别要优先关注失能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真正地把民生问题落实到实处。
第五,积累社保经验,逐步稳妥推进。不少专家会认为,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都还没有解决好,失能的社保恐怕也很难。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及早做准备,要有这种前瞻性。2010年到2015年,我们认为从制度、理论、环境、机构、人才等多方面来进行准备。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可以开始进行试点,总结商业保险模式经验,同时在不同地区试行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到再下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可以开始逐步推广。2020年以后,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都会大幅度上升,失能老人的保障问题也非常重要,所以,应尽快地推广失能长期照顾保险。
第六,推行商业保险,要扶持优势企业,实现平稳对接。
第七,如果有条件应加强动态监测,建立保险精算。因为我们要推行长期照料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一定是和精算分不开的,现在这方面的数据库基本上没有,建议在不同的地区建立动态监测网络,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有关数据。